- · 《合成纤维》数据库收录[10/30]
- · 《合成纤维》期刊栏目设[10/30]
- · 《合成纤维》杂志社刊物[10/30]
- · 《合成纤维》编辑部征稿[10/30]
- · 合成纤维版面费是多少[10/30]
- · 《合成纤维》投稿方式[10/30]
回锅肉“代言猪”竟藏着美容密码?最新研究:(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 成华猪真皮成纤维细胞系 “成华猪”的意外科研: “通俗地说,成华猪独特的皮厚特征里藏着美容养颜的密码,而我们通过试验找到了其源头。”该论
▲成华猪真皮成纤维细胞系
“成华猪”的意外科研:
“通俗地说,成华猪独特的皮厚特征里藏着美容养颜的密码,而我们通过试验找到了其源头。”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系2019级博士研究生邹琴介绍说,最终的答案就是miRNA-218基因和ITGBL1蛋白,而含有它们的成华猪真皮成纤维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就是可利用的实体了,看上去就像无色透明的液体,显微镜下则像气泡。但要找到这些“小泡”,可绝非易事,三年多的时间,有三分之一都在寻找的路上。研究开始整整一年多,才找到研究对象。因为成华猪真皮成纤维细胞会分泌很多种“小泡”。
然而,由于成华猪生长速度慢,达100公斤屠宰体重需要饲养1年;产肉性能差,胴体瘦肉率40%;产仔数低,平均10头左右等缺陷,致使其综合生产性能较差。按照当前肉类消费市场的价值评定体系,饲养纯种成华猪的经济价值普遍较低,难以大规模进行产业化推广利用。因此,成华猪种群一度濒临灭绝,其种群数量甚至比大熊猫更稀少,如今在成都中心产区农村几乎找不到成华猪。
背后故事:
四川是全国第二大地方猪遗传资源大省,拥有内江猪、成华猪、雅南猪、湖川山地猪(青峪猪和丫杈猪)、凉山猪(乌金猪)和藏猪等地方猪种,丰富的猪种遗传资源是四川省发展特色生猪产业,擦亮“川猪”金字招牌重要的战略资源。
“地方猪种还有很多可能性,这次成华猪的研究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地方猪种里还藏着很多宝藏等待挖掘。”姜延志表示,在保种的基础上,为高质量推广利用成华猪的种质资源,助力四川省优质特色肉猪产业发展,四川农业大学和邛崃市嘉林生态农场等单位,利用成华猪和国外品种巴克夏猪的遗传资源,历经十二余年选育出优质高效成华猪新品种即天府黑猪,目前正处于新品种国审阶段。
三年前,皮厚的成华猪,成为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姜延志教授团队的研究对象。然而,美容密码的研究结论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图据受访者提供
姜延志教授团队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较之于国外品种大白猪,成华猪的皮肤更厚,前者大约在3毫米左右,成华猪则能达到8.5毫米以上,同时富含更稠密的胶原蛋白纤维。利用差异超速离心和纳米颗粒示踪等实验技术,该团队成功分离和鉴定出成华猪真皮成纤维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其尺寸为纳米级,在40-130纳米。细胞功能实验发现,较之于大白猪,成华猪真皮成纤维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能更高效的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胶原蛋白合成和收缩。与此同时,小鼠活体实验发现,来源于成华猪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小细胞外囊泡,能更高效的增加小鼠皮肤组织厚度和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该研究结果显示,成华猪真皮成纤维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具有极强的纳米生物材料特性成分,能有效刺激皮肤成纤维细胞活性和促进皮肤组织发育,具有保护和修复皮肤损伤的潜力。该研究结果对于揭示成华猪特异皮厚性状形成的调控机制以及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在皮肤医学美容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理论和临床应用意义。“接下来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实验,才知道能否在人身上起到类似的效果。”姜延志表示,对其应用前景充满了期待,“最令人期待的是不用打针,不用吃药,纯天然,抹在皮肤上就能起效”。
“从肉类消费的角度看,成华猪可能并不是市场认可的‘优等生'。”从事猪遗传育种研究二十余年的姜延志表示,但就打破外种猪垄断商品猪市场而言,地方猪种则是破局的火种。想要打断垄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保种,而从回锅肉“代言猪”到为美肤代言,成华猪跨界背后,更有更有一场“生死逆袭”。
▲成华猪外貌特征视图(公猪)
最适合做回锅肉的“成华猪”,如今有机会重回“C位”……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研究论文成为热点。一项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表示,成华猪皮肤里的一种“小泡”,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就是爱美人士心心念念的胶原蛋白。
▲成华猪和大白猪真皮成纤维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
文章来源:《合成纤维》 网址: http://www.hcqwzz.cn/zonghexinwen/2022/0630/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