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合成纤维》数据库收录[10/30]
- · 《合成纤维》期刊栏目设[10/30]
- · 《合成纤维》杂志社刊物[10/30]
- · 《合成纤维》编辑部征稿[10/30]
- · 合成纤维版面费是多少[10/30]
- · 《合成纤维》投稿方式[10/30]
蹲点深一度丨超乎想象的纺织(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找纺织材料就像大海捞针,每一种材料,团队都想拿来试试,再把它们排列组合,工作量特别大。织造更是颇费周折,人工血管是立体编织的,但普通织机
找纺织材料就像大海捞针,每一种材料,团队都想拿来试试,再把它们排列组合,工作量特别大。织造更是颇费周折,人工血管是立体编织的,但普通织机织出的布都是平面的,团队不断尝试改造织机,让它织成管状,织成螺旋,找到最适宜的弹性区间。织造难题攻克后,团队又研究涂层,要防渗漏,要防止短期内血栓的形成,要促进内皮细胞在血管壁上的形成。
环升新材料虽然只有30多人,但已开发生产出几百种特种功能性纱线,在细分领域发挥特色优势。
多省出台文件促进纺织业转型升级
用玉米淀粉做成的被子,堪比钢丝般强度的纺线,甚至有人工织造的血管……日前,记者到滨州、德州的纺织企业蹲点采访时发现,如今的纺织业超乎想象。山东是纺织大省,2021年全省现代轻工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计6859家,实现营业收入1.8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7.6%。今年山东将现代轻工纺织产业列入“十强产业”,传统产业向“新”而生。
山东欣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付杰表示,人造血管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实验、审批。
◎织出来的人造血管
江西省印发《2022年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点》,提出要完善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通过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数字赋能,坚持绿色发展,完善产业生态,推进品牌建设,壮大骨干企业,加强人才保障,举办对接活动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愉悦集团采访时,记者还了解到,纺织废料正被“再生”为高价值的纳米纤维素,并可重新应用于纺织产品中。
看上去极为普通的纱线,记者试着用力拽了拽,纱线纹丝不动,手掌却被勒出了印痕。
“一些研发项目周期长、投入大,研发成果再有创新性没有市场也是白搭,一堆专利挂在墙上没有任何意义。对于企业来说,与上下游企业联动进行产品研发,是最安全、最有效的。”一纺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说明暖红外面料对红外线吸收性远优于普通面料,而且其拥有的导电性使其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空间。”伍丽丽说。
纺织企业的科技创新力稳步提升,但有的企业研发还只是按照下游客户的需求来进行实验,甚至由客户提供样品,企业打样得到客户认可后即安排生产,不具有超前性,不涉及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产品附加值不高。
曾经,消费者关注服装的使用寿命,越结实越耐穿越好;如今,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其“归处”。推动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利用,使旧衣服“脱胎换骨”再次变成新衣成为发展趋势。
9月21日下午,愉悦集团生命科技馆人造血管展区,愉悦人造血管团队研发工程师刘玉杰向记者展示一段直径10毫米的大口径人造血管。
人造血管竟然可以织出来?接过人造血管仔细端详,记者发现,这是一段“纺织感”很强的管状织物,白色的管壁纵向织着一条黑色标志线,因有着致密的螺旋波纹结构,“血管”可伸缩,可打结,可自由弯转,弹性很好。
江苏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瞄准国际先进、科技创新、智能制造、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市场开拓、强化服务等方面,以国际先进为定位,培育世界级高端纺织集群。《措施》提出,要推动中小企业瞄准面料、纱线、装备等细分市场专注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促进制造与服务深入融合;要推动纺织服装领域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支持省属企业牵头建设纺织服装设计联盟中心;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围绕节能减污、低碳绿色发展,实施一批用地集约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项目;要深化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到2025年年底,力争实现全省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全覆盖,全省累计培育100个“江苏精品”,争创一批纺织服装领域的中国工业大奖、中国质量奖和江苏省省长质量奖。
纱线强度是同等钢丝的5倍
2020年初,愉悦集团人造血管项目正式启动,房宽峻教授率团队踏上研发的征途。
纳米纤维素的原料,是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纤维素,木浆、棉花、农作物废弃秸秆、香蕉皮等有纤维的材料都可以提取,纺织废料也不例外。据统计,愉悦集团印染车间的下脚料,一天就得一吨多,可以用于生产纳米纤维素,产出比高达90%。一般下脚料50元/吨,纳米纤维素40元/克。
文章来源:《合成纤维》 网址: http://www.hcqwzz.cn/zonghexinwen/2022/100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