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灵魂如纸

来源:合成纤维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他们知道,这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纤维纵横密布,交织着草木的灵气,与人类智慧的魂。 走在耿马县芒团傣族寨,总觉得那风,不时将一种淡淡的鲜香托起。一位朋友肯定地说:那

他们知道,这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纤维纵横密布,交织着草木的灵气,与人类智慧的魂。

走在耿马县芒团傣族寨,总觉得那风,不时将一种淡淡的鲜香托起。一位朋友肯定地说:那是构树的体香。在乍暖还寒的早春,慵懒的捣浆声,轻轻重重地在雨后的溪涧边响起。一张神奇的芒团纸,竟在这个秀丽的傣族小村庄诞生,演绎出一个比东汉蔡伦发明纸的历史还悠远的故事。蔡老先生造纸所用的树皮、碎布、麻头、鱼网等原料,也在小小的芒团,一样不少地按照傣家人祖传的造纸工艺,一件件进入一张纸中,营造出芒团纸的灵魂。

先得感谢一条河流,无名无姓的河流,充其量不过是从山上流来的清溪,不论雨季还是旱天,总是迈着轻快的步履,围着芒团寨转来转去,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去。傣家人爱水,芒团傣族的祖先选择有水的芒团生活下来,水平添了傣寨的灵气,更主要的是,有了这样尚未受污染的水流,芒团的纸才能一张比一张洁白。再得感谢树,感谢草木。当我捧起一张丝绸般的芒团纸,在洁白的纸面上,我看见一些绿,被神秘的工艺镶嵌进纸的深层,若隐若现,那是构树时明时暗的背影,在细腻的纸面上,泛动绿色的风。顺着叶的脉络,我寻找着芒团纸的今生与前世。

构树年轻,芒团纸古老。芒团纸,从前与现在,都没有进过机器,纯手工制作的纸,捧在手上,会闻到淡淡的香味,这香味是春天的青草分娩的,很淡的香随一组程序落脚纸上,我闻到芒团的春天,山花烂漫。芒团的纸,不容易风化,因为构树的韧性,让这纸不易扯断,搓起来的丝,可以作订书的线。

每一张纸从水中浮起的刹那间,一幅傣家人生活的图景,也随着一张纸舒展开来。当露珠打湿小仆哨的梦境,她们便会听到一句比一句亮丽的鸟语,呼唤着她们起床。她们循着陈旧的小路上山,然后在一棵棵构树前,取出腰间的刀,轻轻地剥下构树的皮。心性柔软的傣家少女,面对流泪的构树,她们也跟着流泪,当她们亲手揭开一张张树皮,她们便轻轻唱起歌,表达她们心中的愧意。“轻轻采,轻轻采,还是采得你流泪来。”在耿马傣族自治县很多傣族寨子的孩子们,都是从构树造的芒团纸上,识得一点一横,懂得人间大爱。

这构树能经得起如此刀砍斧削吗?朋友说,其实构树在芒团村四周都有,现在已经有人工种植的构树林了,构树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易繁殖、产量高、轮伐期短,树叶是很好的猪饲料,树皮是造纸的高级原料材质洁白,根和种子均可入药,树液可治皮肤病,经济价值很高。但不论怎样说,取构树的皮质,其实也是一种伤害,人怕伤心,树怕剥皮嘛,因此,每次上山采集构树皮之前,信佛的傣族老人都会在自家举行小小的仪式,“不是我割你,是刀割你,不是我剥你的皮,是纸在剥你的皮。”其实算是自我安慰吧,当锋芒毕露的刀架到一棵棵构树的脖子上,他们才不会手发抖心发慌。一张构树皮割下来,善良的傣族老人还会念上几句,表达他们对泪如雨下的构树的内疚。好在神性的构树再生能力强,即便将一棵构树皮剥光,让它裸露风中三个晚上,新的芽叶便会在伤痕累累的枝节上萌生。构树皮割下来,绑成捆,这一张一张的皮,与山上捡来的柴禾无异,谁能想到经过几道工序,一张洁白的芒团纸便会现身,那些美好生活的请柬,祈祷祝愿的诗篇便会行走其间。

芒团的天空,洒下不尽的阳光,那是亚热带的光芒。构树皮得经过暴晒,那些拉拉杂杂的树脂才会脱胎换骨,留下千丝万缕的坚韧。傣家人提取构树皮里的纤维,用的是土法的煮沸,在大锅里放上石灰水,再放进树皮,燃起火,不停地翻转锅里的树皮,好让石灰均匀地渗入树皮的每一个细胞。煮制好的树皮,得用清水将附在树皮上的石灰水洗尽,再放入清水进行浸泡。再浸泡三四天后,树皮已经很干净了。最后再放入清水浸泡,让树皮腐烂,这才算完成了第四步。接下来,将泡烂的构树皮放在石板上,用木椎反复敲打,直至树皮呈糊状,这就是纸浆。当缅寺的钟声越过南丁河,弥留在芒团村的时候,溪边的老人们都会手持木椎敲打着构树皮,那声音此起彼伏,让寂静的傣寨,多了一份韵味。现在这些活都只有老人在做了,也只有老人们,才有一份耐心,硬是将树皮椎成糊状。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他们已经不喜欢这种慢腾腾的劳动了,他们已经习惯了工业机器前的速度与节奏。

一张芒团纸的生产,最关健的就是“舀纸”了,芒团村的每一家院落下,都会架着一些架子,用作舀纸。舀纸架的主要结构是一个木槽,将树皮浆倒入槽内,加入水。光有这两样还不够,还需加入一种特殊的胶水——一种用特殊灌木的叶子熬出来的树叶汁,这种汁水具有胶质,能让树皮糊连成纸。树皮浆,水与树叶汁要搅拌均匀,比例恰当,否则,要么由于粘性不够不能成纸,要么就是粘性太好,粘在网上揭不下来。这就是传承了千年的技术或者秘方,这是一张芒团纸的成或不成的重要一步。我采访过一位年近七十的傣族老人,他做芒团纸一辈子,算是芒团纸德高望众的传承人,他尽管每问必答,但到关键的比例上,他只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时间仿佛只是刹那,一张芒团纸便大功告成,老人熟练地操作,我眼前仿佛还是一棵青绿的构树,怎么一下子落叶翩跹,一锅的浆糊便化蝶而飞,飞成一网接一网的纸张。这时,一棵高大的构树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接受人们的爱戴,每批芒团纸的第一张,是不能卖出去的,傣族老人会把这第一张纸送到附近的佛寺去,给僧人们抄写经文,只有这种纸,才配得上佛性的文字。

文章来源:《合成纤维》 网址: http://www.hcqwzz.cn/qikandaodu/2021/0314/491.html



上一篇:青春
下一篇:第七宗罪

合成纤维投稿 | 合成纤维编辑部| 合成纤维版面费 | 合成纤维论文发表 | 合成纤维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合成纤维》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