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纺织科技飞跃的个瞬间(2)

来源:合成纤维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后又不断改进和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制成功了65型、74型、96型和针织物、筒子染色等印染设备,及时装备了我国印染工业。 05 国内最大纺机厂建成

随后又不断改进和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制成功了65型、74型、96型和针织物、筒子染色等印染设备,及时装备了我国印染工业。

05

国内最大纺机厂建成

1954年8月1日,经纬纺机厂建成投产,生产规模达到年产50万锭全程纺纱机(清花机除外),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纺织机械制造厂。其铸工车间,从型砂处理到铸件清整等一系列工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连续生产;机械加工车间除采用原经纬厂向美国购买的机床(包括人民政府接管前已经运抵青岛的机床以及中途转运到菲律宾后经交涉追回的机床)外,又从捷克、民主徳国和苏联进口了一些机床,其中,有多轴自动车床、半自动车床、多轴铣床和专用设备等高效率设备,同时还配备有比较完整的工具、机修、热处理和检验化验等设备。

1956

06

首座现代化苎麻纺织厂动工建设

1956年12月,湖南株洲苎麻纺织厂动工建设,1958年3月建成投产,这是建国初期落户株洲的唯一一家轻纺企业,也是国家在 “一五”期间投资兴建的第一家现代苎麻纺织企业。

苎麻是中国的特色资源,苎麻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产品畅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盛名。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使竺麻织物印染更加专业化,增加花色品种,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建设了湖南株洲苎麻纺织厂,该厂设有练漂、染色、印花生产线,配有国产新型印染设备。

07

首座现代化丝绸印染联合厂建设投产

1956年8月,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动工建设,缫丝、织绸车间于1958年5月试车生产,印染车间于1959年国庆节投产,这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丝绸印染联合厂,同时也是“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兴建的项目,是建筑面积约多平方米的“亚洲第一大厂房”。 该厂为当时全国丝绸行业中规模最大、技术先进、配套加工能力最强的丝绸印染联合企业,是杭州纺织工业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到1966年底,该厂形成年产1800万米丝绸印染加工能力。

1958

08

山羊绒分梳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1958年,毛纺织行业利用旧罗拉式梳毛机改装山羊绒分梳机获得成功,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初步掌握了分梳技术,并在内蒙伊盟建立了山羊绒分梳专场,上海、北京等地用自己分梳的山羊绒生产了大量的羊绒产品。这之后,毛纺业在改进设备结构、降低含粗毛率、增加纤维长度等方面均有所发展,生产的羊绒衫深受国内消费者和国际市场的欢迎。

09

首个国产装备大型全能印染厂建成

1958年,西北第一印染厂顺利建成投产,在国内印染行业中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这是我国纺织印染史上,第一个自行设计的以国产设备装备的年产一亿两千万米印染布的大型全能印染厂,也是国家“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在完成西北一印设计的基础上,我国又完成了石家庄、郑州、北京3个同样规模的印染厂设计,并相继于1959年、1962年、1964年建成投产,逐渐改变了原来不合理的印染工业布局,对印染业扩大再生产有着重要作用。

1961

10

自力更生建设的第一批化纤厂全部投入生产

1961年1月,我国粘胶短纤维设备全部试制成功,先在上海安达化纤厂试用。随后,用国产设备建设的第一批粘胶纤维厂——南京化纤厂、新乡化纤厂、杭州化纤厂、吉林化纤厂相继动工建设。1965年,新乡化纤厂粘胶长丝系统顺利投产。由此,我国自力更生建设的第一批化纤厂全部投入生产。

1965年,全国人造纤维的生产能力已达5万余吨,奠定了中国人造纤维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一年距离纺织工业部提出“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并举”的方针仅仅5年时间。

1962

11

高强锦纶丝伞绸研制成功国防产业用纺织品快速发展

1962年,上海第六丝织厂和上海合成纤维实验厂合作,攻克了锦纶丝条干不匀、伸长率不够、捻度不匀等引起织品透气量不稳的三道难关,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和织物组织结构,克服织造难关,成功研制出达到美国同类水平的降落伞绸包括配套的绳、带、线,制成“伞兵—4”型伞,重量仅为11千克。经空降兵组织试跳720具/次,使用性能良好,受到部队欢迎。

文章来源:《合成纤维》 网址: http://www.hcqwzz.cn/qikandaodu/2021/0414/527.html



上一篇:一种含氮硫杂环硼酸酯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
下一篇:甲基吗啉合成及应用研究

合成纤维投稿 | 合成纤维编辑部| 合成纤维版面费 | 合成纤维论文发表 | 合成纤维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合成纤维》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